在經濟發展促進作用下,建筑行業也得到很快的發展和崛起,不同類型的建筑項目依次投入建設和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工程監理,使監理制度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行。對于建筑工程監理,它的推行對建筑工程建設和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而最直接的還是它能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目前,科技正高速發展,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很多施工單位都選擇引入不同的新技術或對現有施工技術進行創新
現狀分析
保證質量是工程監理的重要作用之一,以混凝土工程監理為例,要求混凝土強度標準差符合要求,基于監理的工程質量控制基本程序。從建筑工程整體角度講,監理和技術管理之間的關系可謂十分緊密,無法分割,都決定了建筑建成后的使用性能與壽命。就目前來看,雖然監理和技術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監理方面,在我國,建筑工程行業大多被分成三個主體,即業主、承包商與監理方,每個主體都是平等且獨立存在的,彼此之間沒有約束,對監理方而言,直接為業主提供服務,最大限度保障業主自身合法權益,并將保證質量作為自身的工作原則。然而,我國的建筑工程監理還處在初步階段,雖然相關法律法規針對建立制度進行了修正,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或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在資質管理方面主要采用雙重管理模式,也就是企業和個人的資質管理相并行,對企業的資質予以等級劃分,而對于監理人員,則要求他們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因為地方保護性思想固然存在,所以會使監理行業當中依然存在資質不滿足要求的企業或個人,這會對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很大影響;
②現有監理人員大多為監理專業應屆畢業生,雖然他們的專業知識掌握比較全面且系統,但難免缺乏實踐經驗,使實際工作中出現疏漏或問題,導致無法達到監理的目的。
其次是技術創新方面,監理單位是使工程質量達到要求的基本要素,具有一定主觀能動性。基于這一基本理論,技術管理上的紕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監理力度導致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沒有全方位綜合考慮工程具體情況,如地質條件、水文地質和氣候條件等,使工程施工中受到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導致工期被延誤或質量產生問題;
②現有技術和新技術無法達到平衡,在現有技術依然可以滿足要求的情況下仍然采用新技術,使新技術的應用缺乏針對性,造成資源浪費,也損害了業主的權益;
③監理方沒有針對技術存在的問題或缺陷予以分析和糾正處理,也沒有進行調研及勘察工作,未從工程實際角度出發,對施工單位不同工序進行跟蹤監測和控制,此外未能嚴格落實見證旁站和平行檢驗等形式,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嚴重時還會威脅到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