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承包行業概述
工程承包是一項綜合性的經濟合作方式,是指從事工程承包的公司或聯合體通過招標與投標的方式,與業主簽訂承包合同,取得某項工程的實施權利,并按合同規定,完成整個工程項目的合作方式,也可以成為對外承包工程業務。
二、工程承包行業現狀
隨著國家大力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式,近年來我國工程總承包行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具有勘察設計資質的企業營業收入總計64200.9億元。其中,工程設計收入5094.9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了10.5%;工程總承包收入33638.6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了29.2%。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程總承包新簽合同額合計46071.3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10.8%。其中,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新簽合同額19538.2億元,市政工程總承包新簽合同額6521.1億元。
受全球疫情爆發的影響,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及新簽合同額明顯下降。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9996.2億元,同比下降7.1%(折合1549.4億美元,同比下降0.6%);新簽合同額16676.8億元,同比下降5.4%(折合258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基礎建設是我國國際工程承包行業市場增長主要動力。根據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國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政策帶動下,與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6257份,同比增長11.5%。
從發布的政策,我們可以看到主管政府部門對工程總承包模式價值的認識在逐步深入,推進的措施也越來越具體,在實際的建設市場,政府采用工程總承包發出來的項目越來越多,也正成為推動工程總承包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三、工程承包未來前景
對于國內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工程總承包模式無論在技術、前期策劃還是綜合管理方面都對建筑施工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總承包不單是要求承包商承擔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采購工作,關鍵是要求承包商作為總包方要建立健全系統、完善、科學的總承包組織管理體系。從企業的經營戰略、項目管理的理念、現代化管理方法、多形式的承包等模式,全面、全方位、全過程都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其目標管理必須體現工程項目全生命期的、集成化的、符合環境和歷史的要求。
新型建筑工業化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建成,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40%以上,一批高素質綜合型管理人才和產業工人培養成熟,適應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開發、設計、施工、監理、生產企業的綜合能力顯著提升,推動形成一批以上下游骨干企業為核心、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集群。2025年年底前,累計建成4家以上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培育發展1—2個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適應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需要的產品齊全、配套完整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