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劃,合肥高新區將以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為目標,建設“一核四園一城”。其中,“一核”指以國家實驗室為中心的“源頭創新核',“四園”是指以量子科儀谷為代表的四大產業集群組團,“一城”是指正在積極申報建設的“量子未來科技城”。
今年一季度,中海油氣泰州公司積極克服疫情影響,通過“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完成原油加工量12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9萬噸,營業收入66.67億元,同比增長129.4%。不久前,公司全力打造的“煉油生產全量感知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獲評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為公司“智改數轉”進程增添政策紅利“加速度”。
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是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自4月1日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以來,園區稅務局堅決落實相關政策,及時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得到了當地企業的一致肯定。
為及時掌握企業和項目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園區推出 “微平臺興企點”品牌服務。由園區黨工委班子成員領銜,各職能部門骨干任指導員,配齊服務專員組成13個服務專班,送去量身定制的 “服務包”,指導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各類優惠政策。
強化區域協同,著力破除招商內卷。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合態勢越來越明顯,很多地方產業同質化導致招商引資變搶商搶資,先進地區優勢明顯,商情商源加速聚集,欠發達地區全力出擊,但招商效果差強人意。
依托高芯眾科、晟華光學、榮創芯科以及華宇電子等企業積極引進韓籍高層次人才,池州經開區先后完成30多名韓國技術人員來池州入境簽證和發放邀請函工作,推動韓國先進半導體技術本地轉移轉化。半導體設備涂層等5項技術實現國產化,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截至目前,中韓國際合作產業園新引進外資項目10個、總投資32.5億元。
一個脫胎于國營華僑農場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肇慶速度”創業,完成了由田園牧歌式農場向國家級高新區的嬗變。肇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肇慶高新區把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的增長動能,將為國家高新區綠色轉型作出示范。
2022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關鍵之年,也是南海“三農”改革轉型開局之年。南海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積極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和特色優勢產業。
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南海邁進快車道!5月10日,南海區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現場會將在南海博物館舉行,現場將進行預制菜、大型農業產業園區、全域池塘整治等一批重大農業產業項目的集中簽約和動工,為南海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