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商業活動中最重要的法律文書,一份好的合同,可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一份簡陋的合同,則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嚴重危機。在過去的三年里,筆者共審核、擬定各類合同文本約1000份,內容涉及酒店、高科技公司、典當等數十個行業,積累了一定的合同審/擬經驗。
本文以代加工合同為切入點,從代加工企業與委托方的不同角度,列舉簽訂代加工合同應注意的關鍵節點,做如下分享,以期為同行及相關企業提供參考。
一、委托方簽訂代加工合同應注意的節點
1.生產資質符合要求
對生產加工有資質要求的產品,應在合同中約定生產商應具有相應資質,以保證產品品質及政策合規,如食品代加工生產,應在合同中明確要求代加工企業具備食品生產許可SC資質。
2.原料的品質要求
若原料由加工方提供,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原料的品質、數量、規格、價格、良品率、我方定期隨時抽檢的權利、禁止轉委托加工,我方可根據不同要求設置不同的違約條款。若原料由我方提供,則關于原料的運輸、接收、存儲、防止與加工方的原料混同等要求應在合同里進行約定并設置相應的違約條款。
3.生產工藝及操作流程
委托方對代加工的產品工藝及操作流程有要求,應在合同里明確工藝水平,提供該產品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合同附件,將相關操作步驟進行細化、量化和優化,做好代加工品控。
4.包材的要求與備品
產品包材(包裝材料)如由生產方提供,在合同里約定“包材的印刷版面及內容需保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能有效轉移因外包裝而產生的賠償風險。
在合同里約定“甲、乙雙方訂單隨季節性、市場周期性影響較大,乙方(生產方)提供的原料、包材為市場通用型,甲方(委托方)的加工數量以實際訂單為準,若本合同因任何原因解除,乙方備貨的原料、包材,由乙方(生產方)自行調節,與甲方(委托方)無關。”此類設置能有效避免生產方因經營能力或者其他原因惡意造成我方違約的情形,也能在此類訴訟發生時,作為我方有利的證據。
二、代加工企業簽訂代加工合同應注意的節點
1.知識產權保證條款
若包材由委托方提供,我方作為加工方,則在合同里約定“甲方(委托方)對產品商標的權利保證條款”,能有效降低作為生產方因商標侵權產生的經濟賠償責任乃至刑事責任。
2.備料的所有權歸屬的約定
備貨備料的所有權歸屬約定應予以重點關注,否則將導致“違約陷阱”。以筆者近期審核的一份合同為例。某企業直接以戰略合作合同的形式,將幾百噸的貨物約定為委托方(買方)購買,預付**萬元預付款(保證金),約定短期內提貨完畢,每提一噸,扣除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作為貨款,再另行支付貨款,并設置了非常嚴苛的違約金條款。這種合同對中小型企業來說,與“賭博”無異。因為市場需求、原料價格、經濟形勢任何一個因素出現細小的波動,就將直接導致違約,產生爭訟。
三、共同適用條款
1.運輸風險規避
可通過提貨地點的設置、約定運輸、保管主體,在合同里進行明確規避。
2.驗收責任約定
對于驗收主體、驗收時間點、驗收標準及發生逾期驗收情形時的責任承擔,應根據交易情形在合同中作對我方有利的明確約定,降低風險。
3.貨物的交付
貨物的交付至關重要,實踐中,因收發貨相關憑證保管不利、缺少收貨方簽字蓋章等原因導致的敗訴時有發生,應在合同及實際操作中,明確規范。
4.修改雙刃劍條款
在合同中,往往出現各打五十大板的雙刃劍條款。如“若一方違約應承擔守約方的維權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保全費、保全擔保費、差旅費等費用)”、“若一方違約,應賠償守約方***元違約金”等。此類表述因責任主體約定不明確,導致雙方均存在風險。應當直接將“違約一方”“守約一方”改成“對方(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