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子琪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強化標準化工作引領作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收悉,經商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現答復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了民營企業加強標準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重要意義,分析了當前民營企業在開展標準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創新成果的標準化、標準服務的便利化、企業標準的國際化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我們十分贊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民營企業標準化工作,共同促進民營企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已開展的工作
(一)共建民營經濟標準化高質量發展良好政策環境。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高度重視運用標準化手段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共同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指導民營經濟標準創新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國家標準委與全國工商聯積極推動強化民營經濟標準化合作機制,共同制定并印發《關于鼓勵、引導和規范工商聯所屬商會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的意見(試行)》《標準化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3年)》《關于做好2023年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工作的通知》,推動民營企業對標、達標、用標、創標。全國工商聯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連續三年共同舉辦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指導服務各類商會和企業增強標準化意識,提升標準化水平。在2022年度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上,羅文局長提出要舉辦100場以上民營企業標準化人員培訓、推動培育100家標準創新型民營企業、推動100家民營企業成為標準“領跑者”、推動100個民營企業標準化技術人員成為國際標準注冊專家、支持民營企業提出100個國際標準提案的“五個一百”工作目標,多措并舉助力民營企業運用標準化方法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營造民營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的良好環境。
(二)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民營企業是參與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一些技術領先的民營企業,如華為、中興、聯想、吉利、海爾、海川實業、萬向錢潮、九牧、波司登等,通過標準化手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有效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對提升產品質量、推廣科技成果、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參與國家標準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共有1328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包括550個技術委員會(TC)、758個分技術委員會(SC)、20個標準化工作組(SWG),共有注冊委員57646人次,企業委員占比60%,其中,來自民營企業的委員有16288人次,占技術委員會委員總數的28.25%,民營企業共承擔了94個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工作,包括12個TC、80個SC、2個SWG,占技術委員會總數的7.08%。在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標準化國際合作交流,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際組織崗位競聘,承辦國際會議,支持其通過亞太經合組織等平臺參與國際標準規則交流,加強能力建設。截至2023年一季度,來自民營企業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注冊專家1095人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注冊專家570人次,民營企業牽頭提出ISO國際標準提案46項、IEC國際標準提案150項。
(三)加強民營企業標準化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是提升企業標準化工作能力的關鍵要素,是提高我國標準國際化水平的關鍵環節,是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根本需求。全國工商聯積極開展針對民營企業標準化人才的培養,依托“德勝門大講堂”“工商聯大講堂”等平臺,舉辦多期民營企業標準化公益大講堂,已累計培訓150余萬人次。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針對企業缺乏國際標準化人才,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重點面向企業開展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截止目前,通過舉辦國際標準化綜合知識培訓,邀請ISO、IEC專家來華專題培訓,以及指導和支持有關重點企業培訓等形式,已組織和聯合舉辦近百期國際標準化培訓活動,為我國市場監管系統各單位、我國承擔ISO/IEC TC和SC秘書處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重點企業培訓國際標準化工作人員8500余人次。
(四)以金融創新支持民營企業標準化工作。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推動開展“標準+”金融創新工作。探索開展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研究試點工作組織方案,將標準融資增信作為任務納入其中,鼓勵地方開展標準融資增信創新實踐。中國人民銀行于2022年印發金融行業標準《金融網絡安全 信息科技外包評價指標數據元》,將企業標準化能力水平納入信息科技外包服務商評價指標,引導鼓勵信息科技外包服務商提高標準化工作意識和能力。各地也在積極探索金融制度創新,比如廣東省佛山市推出總授信300億元的標準專屬融資增信項目—“佛標貸”,單個佛山標準企業可獲得免抵押、低利率(年利率4.5%以下)、最高1億元的高授信額度融資,目前已幫助25家企業獲得融資授信6億元。
(五)激發民營企業標準化工作爭先創優活力。市場監管總局積極組織開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企業標準“領跑者”等工作,引導企業爭優創優,不斷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全國工商聯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參與相關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推動1000多家民營企業的1897個企業標準進入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2022年組織企業和商會申報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在提名的9個項目中,2個項目進入最終獲獎名單。2023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啟動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通過培育引導企業走“標準創新”協同發展之路,全面調動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標準化戰略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企業不斷探索實施標準化的新方法、新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
目前,民營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意識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標準引領作用還需要進一步釋放。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將聯合相關部門,聚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部署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標準創新型企業培育工作。為更好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市場監管總局將與全國工商聯一起推動民營企業夯實標準化管理和工作基礎,建立并實施質量管理體系,運用標準化方法生產經營,推動標準和技術創新融合發展,疏通“科技創新成果研發—標準創新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推廣—國際創新視野開拓”的發展路徑,有效增強民營企業標準化意識,提升民營企業標準化能力。積極探索激勵機制,引導更多標準化工作資源投入到民營企業當中,培育更多“懂標準、會標準、定標準”的民營企業,形成政府引導、市場為主相結合的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制度運行環境,讓標準化在助力民營企業提質增效過程中發揮更顯著的作用。
二是支持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將強化與全國工商聯的合作,為民營企業及其技術人員創造更多參與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的機會,支持民營企業提出有影響力的國際標準提案,推動民營企業標準化技術人員成為國際標準組織注冊專家,加強民營經濟領域國際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提升民營企業的國際影響力。支持民營經濟在拓展海外市場、承建海外項目中,積極推動使用中國標準,推動中國標準海外應用示范。全國工商聯將積極組織動員大中型民營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高自身標準化水平,對標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助力制定實施更具競爭力的企業標準或團體標準,以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逐步成為國際先進標準的參與者、實施者乃至引領者。
三是探索出臺更多標準化金融支持政策。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擬聯合組織在長三角區域、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展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鼓勵銀行在對企業授信時將質量水平、標準水平、品牌價值、獲評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等納入企業信用評價指標和開展金融服務的參考因素,加大支持力度。
四是加強民營企業參與試點示范工作的支持。按照《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管理辦法》《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申報指南(2023—2025年)》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行業龍頭、“獨角獸”以及新興產業企業承擔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將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參與對標達標活動的渠道,完善民營企業對標機制,加強民營企業達標培育,為民營企業提供“一站式”及“一攬子”標準化服務。鼓勵民營企業聯合開展標準化試點,探索第三方機構與民營企業對標達標合作機制,促進民營企業標準創新和質量提升。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將聯合開展小微民營企業“標準體檢”試點活動,促進小微民營企業在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基礎上積極實施推薦性國家標準、商會團體標準等,通過標準的更新迭代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市場監管總局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