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年全國調味品、肉制品行業年會暨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淮北市舉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淮北市委副書記、市長汪華東,淮北市相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利等領導出席。江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相關院校的專家,海天、李錦記、太太樂、恒順、雙匯、金鑼、雨潤、煌上煌等企業負責人共計150人參加了會議。
淮北市委副書記、市長汪華東在致辭中表示,淮北擁有厚實的食品產業基礎。自2009年以來,淮北堅持有限聚焦、久久為功,大力發展食品相關產業,現擁有調味品、肉制品等規上食品企業7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專精特新企業53家,產業規模、集聚效應逐步凸顯。
現在的淮北,相山經開區、百善食品工業園和口子產業園三大食品園區形成了環城布局。其中,相山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省第一家食品專業園區,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正全力爭創“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我們按照全省部署,聚焦預制菜、肉牛屠宰及深加工、食品、生物科技四大板塊,謀劃實施38.8億元食品產業項目,著力打造長三角高端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汪華東表示。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指出,調味食品和肉制品是食品工業的兩個重要類別,在淮北召開兩個行業相關標準的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包含三個方面:一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介紹食品安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最新修訂情況。二是研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團體標準《調味品(醬油、醋)感官品評導則》。三是貫徹落實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的要求,對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肉制品品評師》(草案)進行研究討論。
馬勇還強調,安徽省尤其是皖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也蘊含著巨大的食品工業發展潛力,“希望與會食品骨干企業領導和專家深入調研考察,為淮北食品工業發展出謀獻策和投資興業,支持淮北市打造食品工業強市。”
淮北市相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利表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不斷提速,淮北綠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全市擁有口子酒業、曦強乳業、完美生物等規模以上產業鏈企業100余家;涵蓋糧油、乳業、休閑食品等多類產品,形成糧食、禽類、肉豬加工、飲料酒、高端食品5大具有區域競爭力的食品加工集群。
相山區已形成以金富士、思朗為代表的烘焙食品類,以楊府錦、阜邦為代表的調味品類,以蘇太太、欣然食品為代表的休閑食品類,以今麥郎、益加力飲品為代表的軟飲料類等產業集群。產業鏈條逐漸向預制菜、功能性食品、藥膳、生物活性肽、生物提取等領域延伸。張利表示:“今天的淮北和相山,投資興業的優勢、機會與環境都今非昔比。歡迎更多企業投資淮北、把更多新增產能和新擴項目優先落戶淮北。”
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孫勝枚分享了調味品產業發展四大趨勢:營養健康趨勢;產品方便使用、小量化趨勢;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趨勢;數字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趨勢。
安徽楊府錦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連廣代表淮北參會企業表達了對年會召開的祝賀,介紹了楊府錦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探索和經驗。
食品標簽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加強預包裝食品標簽管理,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的需求。在下午的行業交流活動中,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總工程師李宇就“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修訂要點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強調,此次標簽的修訂中增加了數字標簽、食品保存期、致敏物質提示、復配食品添加劑的標示、食品聲稱等重要內容,對進口食品的表示要求也有較大變化,企業要予以重視。
隨后,會議就由人社部批準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負責制訂的“肉制品品評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團體標準“調味品(醬油、食醋)感官評價導則”進行了分組討論,人社部相關單位負責人到會和大家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