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的選址直接決定了招商引資開展的難易程度,可以說,一個好的選址是產業園區的生命線。那么,產業園區該如何選址呢?
華盛興邦指出產業園區的選址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不僅涉及到對開發商經濟實力、技術、資金的要求,更涉及到對人力資源、環境、當地文化、社會環境、自然條件等眾多領域。結合眾多園區項目實操經驗,園區主要選址原則如下:
1、戰略性原則
園區的選址考慮長遠發展,堅持前瞻性原則,預估該區域的未來發展,作出適合未來10-20年發展的超前判斷。與此同時,在園區選址時要考慮周全,留發展余地,為遠期園區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規劃導向原則
園區開發與建設是城鎮化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的選址要以國家和城市規劃為導向,符合所在區域的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堅持合理布局,有序發展,與城市形成有機的整體。
3、土地節約原則
在園區的選址上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盡量降低開發費用,提高節約用地意識,盡量使用荒地,減少搬遷居民帶來的建設成本與開發阻力,達到節約成本的要求。
4、交通便利原則
園區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具備便利的交通條件,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進行選址,便于發揮區位優勢。與此同時,各類主題的產業園區也不盡相同。例如,物流園區適合臨近港口,鐵路組站或機場。
5、依托現有基礎設施原則
園區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具備通信、供電、水、燃氣等,同時還需要污水、廢物處理的能力,盡量選擇現有上述基礎設施的土地,能有效降低后期開發成本。
6、綠色生態原則
良好的工作環境能讓人心馳神往,將產業園區發展與生態壞境相結合,將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質量提高相結合,不僅有利于園區品質提升,也有利于區域經濟長遠發展。
7、人才集聚原則
產業園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撐。選擇高校與研究機構集聚地,或該產業龍頭企業與眾多中小型企業集聚地,能有效形成園區與城市、企業的互動,也為后續吸引人才進入打下基礎。
園區在規劃選址的過程中,有很多層面的因素會影響到產業園的選址,這些因素從宏觀到中觀,從中觀到微觀,涉及一定時期內的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環境、科技、文教等各個領域所具備的現實實力和發展能力的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區未來發展潛力。
因此,產業園區的發展必須要融入到城市發展之中,產業園區的選址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土地總體利用規劃。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園區的產業主題,選擇符合該產業的具有資源稟賦的地區,既有利于未來吸引企業的入駐,也有利于產業鏈的成熟度提高及相關上下游企業的聚集。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到當地交通狀況、基礎設施以及環保要求。
影響園區選址的因素很多,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以上就是華盛興邦關于產業園區選址的相關內容介紹,了解更多歡迎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