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建筑廣泛應用于大跨度工業廠房、單層和多層廠房、倉儲、庫房、大型公共設施等領域,而公路、橋梁在近兩年有了較大的發展。經過數十年發展,我國鋼結構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筑鋼結構市場產量創紀錄達9.28億噸,建筑鋼結構市場大幅增長,并且近幾年也是鋼鐵行業歷史上效益最好時期。
建筑鋼結構市場產量突破6400萬噸,并且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我國鋼結構產量持續保持了高速增長,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3%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版建筑鋼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0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63947億元,其中鋼結構產值達到8100億元,比2019增長8.6%。從產量上來看,2020年,中國建筑鋼結構產量8138萬噸,產量增幅8.14%,占粗鋼產量的7.7%。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度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8.5億平方米,其中鋼結構建筑竣工面積4.55億平方米,占比11.81%。鋼結構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在鋼結構超高層、大跨度上體現中國建造水平,有力地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2020年7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發展目標。此前公布的國家“十四五” 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都專門寫到要發展智能建造,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
國家提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并加快相關工作的安排部署。建筑行業作為耗能大戶,推動其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推進建筑工業化和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裝配式鋼結構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全國各省市確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目標,提高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比例,部分省市提出重點區域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到30%以上,到2025年達到50%以上,部分特大城市甚至提出達到100%。
隨著全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趨勢,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深入,雄安新區的設立,京津冀地區裝配式建筑將實現新突破,成為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主戰場之一。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下,加快推廣應用鋼結構建筑,不僅可以充分發揮鋼結構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回收利用率高等優點,可實現建筑從工地建造到工廠制造的轉變,有效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