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遮陽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室內,防止建筑物的外圍護結構被陽光過分加熱,從而防止局部過熱和眩光的產生,以及保護室內各種物品而采取的一種必要的措施。按照遮陽形式,建筑遮陽分為內遮陽、中遮陽、外遮陽,遮陽效果上,內遮陽<中遮陽<外遮陽,分別能阻擋45~50%、65~70%、85~90%熱輻射。
目前,全球的建筑中大部分為高能耗建筑,因此,減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是實現節能減排大目標的必由之路,全球功能性遮陽產業規模在逐年擴大。
根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要完成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億平方米,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所占比例超過60%。建筑遮陽行業與建筑節能產業發展聯系緊密,隨著建筑節能普及深入和消費市場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建筑遮陽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在建筑設計中,建筑遮陽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2016-2019年我國建筑遮陽產品總銷售額穩步增長,2019年銷售額為6312億元,同比增長10.9%,預計2025年將達11582億元,2020-2025年CAGR為10%左右。
我國建筑遮陽行業呈現梯隊化競爭格局。第一梯隊生產規模較大,產品質量較優,生產技術和設備較先進,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毛利率較高;第二梯隊生產規模中等,產品質量、生產技術和設備落后于第一梯隊企業,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毛利率中等;第三梯隊多為作坊式企業,規模較小、質量較低,主要面向低端市場。
相比于布藝窗簾,功能性遮陽產品具備性能、成本、使用優勢,未來消費者對遮陽產品的選擇偏好將逐漸從注重裝飾性的布藝窗簾轉向注重功能性的遮陽產品,預計至2025年,我國功能性遮陽產品市場銷售額可達到500億元。
功能性遮陽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
光線控制、雙效節能、防霉阻燃、抗菌防污……一種新型的功能性遮陽簾正在遮陽用品這個細分市場異軍突起。近幾年我國功能性遮陽行業穩步發展,有龍頭企業研發的三大類功能性遮陽面料總計含100余項專利,部分產品在全球市場已獲得定價權優勢。但功能性遮陽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滲透率差異巨大:國內尚不足5%,而海外已超過70%。分析人士表示,參照國外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國內功能性遮陽行業滲透率、民用需求和集中度提升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