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
由于建設工程規模大、周期長、環境復雜多變,安全生產的難度很,因此,通過建立各項安全制度,規范建設工程的生產行為,對于提高工程安全生產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度的內容一定要全面[針對性強,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要有利于規范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生產的實施,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計劃
安全計劃是企業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設施,預防工程事故發生的重要舉措,對企業加強勞動保護,保障職工安全和健康,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持續和健康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因此,建筑企業在進行生產活動時,必須根據工程的特點,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計劃,計劃的制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程、標準,進一步提高安全與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3.3 強化安全教育和培訓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作。要認真組織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積極開展企業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尤其是新工人上崗前及工人轉崗前的安全教育培訓,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應該具有計劃性、長期性和系統性,其目的在于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事故的發生。
3.4 重視施工中的安全檢查與整改
安全檢查是消除安全隱患。預防事故、改善勞動條件的作用手段,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作用內容。通過安全檢查可以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以便有計劃地采取措施,保證安全施工安全檢查方式有施工企業的定期檢查,各級管理人員的日常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班組自檢、交接檢查以及不定期檢查等,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計劃,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時間,在未消除安全隱患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以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3.5 加強政府部門的安全監督與檢查
政府的安全檢查監督制度是指國家授權的行政部門,代表政府對企業的安全生產過程實施監督管理,政府監督部門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過程中,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施工企業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對重大安全隱患可以責令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對違反安全生產要求的行為有權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