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斯大廈有哪些建筑結構?
大廈結構工程師是1929年出生于達卡的美籍建筑師F.卡恩。他為解決像西爾斯大廈這樣的高層建筑的關鍵性抗風結構問題,提出了束筒結構體系的概念并付諸實踐。整幢大廈被當作一個懸挑的束筒空間結構,離地面越遠剪力越小,大廈頂部由風壓引起的振動也明顯減輕。頂部設計風壓為305千克力/平方米,設計允許位移(振動時允許產生的振幅)為建筑總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風速時實測位移為460毫米。所有的塔樓寬度相同,但高度不一。
大廈外面的黑色環帶巧妙地遮蓋了服務性設施區。大廈采用由鋼框架構成的成束筒結構體系,外部用黑鋁和鍍層玻璃幕墻圍護。其外形的特點是逐漸上收的,即1~50層為9個寬度為23.86米的方形筒組成的正方形平面;51~66層截去一對對角方筒單元;67~90層再截去另一對對角方筒單元,形成十字形;91~110層由兩個方筒單元直升到頂。這樣,既可減小風壓,又取得外部造型的變化效果。西爾斯大廈頂部的設計風壓為3千帕,容許位移為建筑物高度的1/500,即90厘米,建成后在最大風速下的實測位移為4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