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有哪些審查要點?
1.結構布置方面包括:
(1)房屋結構高度和結構豎向高寬比的控制。(2)結構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的合理性。(3)豎向抗側力構件的連續性及截面尺寸、結構材料強度等級變化是否合理。(4)抗震墻、抗側立體系及底部加強區的布置。(5)三縫(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設置和構造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非主體結構(如小型鋼網架、鋼桁架、鋼雨篷等)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安全可靠。
2.結構計算方面包括:
(1)材料強度設計值的選用和結構承載力計算。(2)荷載取值及有關系數的采用。(3)設防烈度、場地類別、抗震等級和地震作用的計算原則。(4)計算方法、計算原則、結構類型、程序和計算簡圖。(5)輸入信息、輸出成果及判斷。(6)框支剪力墻結構轉換層上下剛度比。(7)短肢剪力墻和異形柱的計算,包括:抗震等級、軸壓比、配筋率、配箍率。(8)層間彈性位移(含最大位移與平均位移的比)、彈塑性層間位移;首層墻、柱軸壓比。(9)結構薄弱層的判斷和驗算。(10)扭轉位移比和平動周期比。(11)大跨度梁板應驗算其撓度和裂縫是否滿足規范的要求。
3.結構的配筋與構造方面包括:
(1)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墻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構造(包括抗震設計時框架梁、柱箍筋加密)。(2)短肢剪力墻和異形柱的配筋和構造。(3)混凝土保護層,鋼筋錨固和搭接。(4)受力預埋件錨筋、吊環(I級鋼筋)的構造并嚴禁使用冷加工鋼筋。(5)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構造或不設縫的措施。(6)薄弱層的加強措施。(7)轉換層的框支梁、柱和剪力墻截面、配筋和構造。(8)單元之間或主樓與裙房之間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