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廳
門廳位于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具有接納人流和分散人流的作用,也是內外空間的過渡。門廳還往往兼有其他用途,尺度較大,這時我們稱之為廣廳,例如,賓館門廳內設有服務臺、休息廳、問詢處等。
門廳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問題:
(1)疏散安全
門廳對外出入口的總寬度,應不小于通向該門廳的過道和樓梯寬度的總和。人流較多的公共建筑,其門廳對外出入口寬度,按照每100人0.6m寬度計算外門應對外開啟或使用彈簧門。
(2)面積適宜
門廳面積由建筑類型、建筑規模、質量標準和門廳的功能組成等因素綜合決定,也可以參考相關面積定額指標確定。
(3)流線清晰
處理好門廳內各流線的關系,避免交叉。以醫院門診樓門廳為例,要妥善安排好問訊、掛號、交費、取藥等各股人流,并且各自預留出排隊等候空間。
(4)布局合理
門廳聯系了建筑的內外空間,一般在建筑平面構圖上占據比較顯著的位置。門廳要順應主要人流、車流的方向,進入方式較為流暢。
(5)空間處理
空間氛圍的形成,主要依靠門廳的尺度和平面形狀,還包括門廳的空間組織和裝修風格。
二、過廳
過廳是人流再次分配的緩沖空間,起到空間轉換和空間過渡的作用。過廳常作為平面布局的一種手法,尺度上較主要門廳要小,其設計原則與門廳相同。
過廳承擔了人流再次分配的作用,因此,過廳內部往往設有位置明顯的樓梯,也連接有多個方向的通道。和大廳相比,過廳的尺度較為宜人。
三、出入口
建筑的出入口是室內外空間的過渡,常以雨棚、門廊等形式出現,出入口在建筑造型上應較為醒目,結合雨棚、門廊和臺階、景觀小品等,可以設計出層次豐富的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