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SeafoodMedia 11月17日消息,美國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并公布了題為《下一波浪潮:可替代海產品解決方案》的報告,內容稱,到2030年,全球海產品需求將激增14%,這可能導致大量可替代海產品的采購潮。
在需求激增之際,全球85%的漁業已經達到或超過其可持續限度,而對魚類養殖的限制要求進一步加劇了傳統海產品供應的壓力。
該分析出五種最受歡迎的海產品:蝦、羅非魚、金槍魚、鮭魚和龍蝦,它們特別容易被替代,該報告強調,金槍魚在全球市場中位居第三位,由于養殖困難,其嚴重依賴野生捕撈,這使得金槍魚成為可替代生產品類的首選。
麥肯錫的研究確定了三種主要的可替代品生產途徑:細胞培育、發酵生產和植物基產品,它們的碳足跡明顯較低。植物性替代海產品面臨的監管障礙最少,進入市場的門檻最低,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具有競爭力,在美國市場的零售價格每磅從12美元到20美元不等。
從魚細胞中培育出的產品也吸引了大量投資,在美國總計達1億美元,這些人工培育的替代品被認為在味道、質地和營養價值上最接近傳統海產品。
隨著全球市場對海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對實際解決方案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可替代海產品將在滿足未來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