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網建設發展情況、城市管網建設規劃如何?城市管網又名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埋設在城市地下的各類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2022年城市管網建設發展前景及市場投資規模分析
城市市政管網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城市供水管網、城市排水管網、城市燃氣管網、城市集中供熱管網等。
城市市政管網根據管道材質不同可分為:鋼管、鑄鐵管、混凝土管、塑料管。 鋼管主要包括:無縫鋼管、焊接鋼管;鑄鐵管主要包括:灰口鑄鐵管(亦稱普通鑄鐵管)、延性鑄鐵管(亦稱球墨鑄鐵管);混凝土管主要包括:預應力混凝土管(PCP)、自應力混凝土管(SPCP)、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混凝土管(CP)、鋼筋混凝土管(RCP);塑料管主要包括:聚乙烯管(PE)、硬質聚氯乙烯管(PVCU)等。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城市管道長度約310萬公里,其中供水管道總長度為100.69萬公里,天然氣管道長度為85.06萬公里,供熱管道長度為42.60萬公里,排水管道長度為80.27萬公里。
近幾年,我國城市管網市場規模整體呈現增長態勢。我國城市管網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2777.87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6070.64億元。2020年我國城市管網市場規模6070.64億元,其中,供水管道市場規模1073.64億元;排水管道市場規模3491.41億元;燃氣管道市場規模712.34億元;供熱管道市場規模793.25億元。
“十四五”管道投資規模超1.4萬億元
2022年伊始,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重大項目清單、一季度住建工作會議中,對今年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施工圖予以明確,該民生領域也成為今年一季度基建項目集中開工的重點。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十四五”期間,必須把管道改造和建設作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來抓。隨后,國家密集出臺了多項地下管網、水利工程建設相關政策。
伴隨政策層面吹來的陣陣“暖風”,機構預測稱,“十四五”期間,管道投資規模或超1.4萬億元,其中,城市管網改造更新有望帶動水電燃熱等市政領域管道的需求釋放,拉動供水管網改造市場191億元,燃氣管道改造(含施工)市場606億元。
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被按下“加速鍵”,隨著地下管網建設面積的快速增長和節水節能、降本增效、安全保障等需求增加,據預測,2020~2022年,全國智慧管網應用市場規模可達到4244.4億元。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025 年主要目標包含污水、生活垃圾、危廢醫廢處置等領域,并提出健全收費制度,對市場能夠調節價費的細分領域,按照市場化方式確定價格和收費標準。
新增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產能、提升污水污泥處理率。到 2025 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 2000 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 8 萬公里,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 1500 萬立方米/日,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資源化利用率超過 25%,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90%。
城市管網建設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城市管網建設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城市管網建設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