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士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呈現出來的各種性質,我們稱之為巖土水理性質。巖土水理性質與巖土的物理性質都是巖:巖土的水理性質不僅影響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而且有些性質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穩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比較重視,對巖土的水理性質卻有所忽視,因而對巖土工程地質的評價是不夠全面的。巖土的水理性質是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顯示出來的性質,下面首先介紹一下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然后再對巖土的幾個重要的水理性質及研究測試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
2.1 地下水的賦存形式
地下水按其在巖土中的賦存形式可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三種,其中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兩種。
2.2 巖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質及測試辦法:
(1)軟化性,是指巖土體浸水后,力學強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軟化系數表示,它是判斷巖石耐風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標。在巖石層中存在易軟化巖層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會形成軟弱夾層。各類成因的粘性上層、泥巖、頁巖、泥質砂巖等均普遍存在軟化特性。
(2)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巖土容許水透過自身的性能。松散巖上的顆粒愈細、愈不均勻,其透水性便愈弱。堅硬巖石的裂隙或巖溶的發育情況和其透水性成正比。一般可用滲透系數表示透水性,可通過抽水試驗求取巖上體的滲透系數。
(3)崩解性,是指巖浸水濕化后,由于土粒連接被削弱,破壞,使土體崩敞、解體的特性。
(4)給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用給水度表示。給水度是含水層的幾個重要水文地質參數,也影響場地疏時間。其一般是通過實驗室方法測定。
(5)脹縮性,是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其是由于顆粒表面結合水膜吸水變厚,失水變薄導致的。
向你推薦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