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預制菜:便捷高效、烹飪簡便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或食品添加劑,經過分切、 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等工藝加工后可直接進行烹飪或食用的菜品,一般需要 在冷鏈條件下進行儲存、運輸及銷售。預制菜以便捷高效為特點,烹飪流程簡單,消費 者短時間內即可享用各種口感豐富的菜品。以凍品先生“蒜香小排”為例,產品經解凍 和攪拌后,入鍋油炸3-5分鐘即可食用。
依據對原料加工的深淺程度以及食用的方便性,預制菜可分為四類:即食食品、即 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1)即食食品:指開封后即可食用的預制調理食品,面向C端零售為主,如即食鳳 爪、牛肉干、八寶粥、罐頭、鹵味鴨脖等。
(2)即熱食品:指經過熱水浴或微波爐加熱后即可食用的食品,通常冷凍或常溫保存,多在便利店、商超、新零售等渠道可見,如速凍水餃、便利店快餐、方便面、自 熱火鍋等。
(3)即烹食品:指經過一定加工后按份分裝的食材,入鍋經過翻炒、復蒸等烹飪 流程,按需加入搭配的調料包后即可食用,屬于半成品菜范疇,面向BC端,如冷藏牛排、 冷藏宮保雞丁、冷藏咕嚕肉等。
(4)即配食品:指經過篩選、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按份封裝的凈菜,需要自 行烹飪和調味才可食用,面向BC端。
1.2、 預制菜發展歷程: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
20世紀60年代,預制菜起源于美國,1969年大型食材配送供應鏈公司Sysco在美國 成立;20世紀80年代,凈菜加工配送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開始興起,日本成 立國內兩間最大的預制菜企業——神戶物產和日冷集團,預制菜發展逐漸成熟;20世紀 90年代,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進入,國內出現凈菜配送加工廠,預制菜傳入我 國;2000年前后,好得睞(2002年)、綠進食品(2004年)、新雅食品(2005年)、味 知香(2008年)等深加工半成品菜企業相繼成立;2010年前后,國內預制菜行業B端進 入放量期;2020年疫情發生后,預制菜C端需求高增,迎來爆發期,傳統預制菜企業紛 紛布局C端市場。
2、 行業處于競爭藍海,集中度亟待提升
國內預制菜行業已成千億市場,發展空間廣闊。NCBD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 預制菜行業規模呈增長趨勢,銷售額從2015年650.3億元增至2020年2527億元,5年CAGR 為31%,為餐飲行業整體增速6.2倍。其中2015-2018年行業增速放緩,2019年重新迎來 40%高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增速為-15.4%,預制菜行業仍保持19.4%增長。 預計2021年預制菜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同增24.1%,2025年銷售額將超8300億元。
國內預制菜正處藍海階段,行業集中度亟待提升。一方面,我國預制菜滲透率與美 國和日本仍有較大差距,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僅10%-15%,預計2030年增至15%-20%;而美 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36氪研究院顯示,2021年我國預制菜總消耗量達 174.72萬噸,人均預制菜消費量僅為8.9KG,遠低于日本23.59KG;立鼎產業研究院顯示, 2020年我國預制菜規模占餐飲行業規模比僅為1.11%,遠低于日本14.61%,中國臺灣 8.87%,美國9.44%。另一方面,我國預制菜行業集中度較低,規?;髽I較少,尚未出 現行業龍頭企業。我國預制菜行業CR10僅為14.23%,而日本預制菜行業CR5達64.04%; 美國預制菜龍頭企業SYSCO市占率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