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快速發展期,城鎮化、新農村建設、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投資持續保持高位。“十三五”期間我國保障性住房、高鐵、水利建設年均投資分別達8000億元、7000億元和2000億元,可大幅帶動混凝土機械、土方機械等建筑工程類的發展。
目前,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給建筑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工程總承包模式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正如火如荼開展,現有計價依據不能很好地滿足建筑業新業態下造價管理的需要,傳統造價形成機制面臨很大挑戰。近年來,千億元級規模施工企業不斷涌現,但企業規模增長的同時能否帶來規模效益是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今年以來,各省級積極開展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專項檢查,近日,廣州市發布《關于開展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對檢測過程資料溯源以及檢測人員管理作出規定,并要求以下四種試驗現場需拍照錄像留存,檢測單位在開展地基基礎(靜載、鉆芯及平板載荷)、混凝土結構實體(鉆芯、回彈)等現場檢測前,應在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監管平臺(以下簡稱“檢測監管平臺”)上傳檢測合同、檢測方案,并錄入檢測計劃。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指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設計文件,對建設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以及工程實體質量、使用功能等進行測試確定其質量特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