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具有較強(qiáng)的毒害作用,可誘發(fā)肝、腎、肺、胃等部位的癌變,黃曲霉毒素B1被公認(rèn)為是目前致癌力最強(qiáng)的天然物質(zhì).
藥材、飲片及制劑在貯藏、制備、運(yùn)輸過程中,如保存不當(dāng),就會有受潮霉變而污染黃曲霉毒素的可能。
因此,各藥典都將黃曲霉毒素列為很重要的安全性指標(biāo),中國藥典和歐洲藥典對多種中藥材都都建立了黃曲霉素檢查指標(biāo),美國藥典對植源性的藥品也要求檢查黃曲霉毒素……
今天小編就詳細(xì)介紹中國藥典、歐洲藥典和美國藥典的黃曲霉毒素測定方法,總結(jié)出各藥典的差異,并列出詳細(xì)的檢驗(yàn)方法,供各位參考。
1、比較中國藥典、美國藥典、歐洲藥典的檢查方法
1、比較中國藥典、美國藥典、歐洲藥典的檢查方法
各藥典中方法號、限度、適用范圍等列表如下,由此可見,各藥典收載的檢測方法不同、限度不同,最嚴(yán)格的當(dāng)屬歐洲藥典。
對比內(nèi)容 | 中國藥典 | 美國藥典 | 歐洲藥典 | |
依據(jù) | 通則2351真菌毒素測定法 | GENERAL CHAPTERS<561> ARTICLES OF BOTANICAL ORIGIN | 2.8.18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IN HERBAL DRUGS | |
方法 | 第一法 | HPLC法 | TLC法 | HPLC法 |
第二法 | HPLC-MS法 | 薄層掃描法 | ||
第三法 | 酶聯(lián)免疫法 | HPLC法 | ||
限度 | 每1000g含黃曲霉毒素B1不得過5μg ,總量不得過 10μg。 | 每1000g含黃曲霉毒素B1不得過5μg,總量不得過20μg。 | 每1000g含黃曲霉毒素B1不得過2μg,總量不得過4μg。 | |
說明 | 中國藥典的三種方法都可以使用,當(dāng)測定結(jié)果超出限度時,采用第二法進(jìn)行確認(rèn)。 | 首先使用第一法,第一法系統(tǒng)適用性不通過才會使用第二法或第三法。 | 只有一種方法,適用于devil’s claw root, ginger and senna pods,用于其他品種需要驗(yàn)證適用性。 |
注:總量為黃曲霉毒素B1(AFB1)、黃曲霉毒素B2(AFB2)、黃曲霉毒素G1(AFG1)和黃曲霉毒素G2(AFG2)的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