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景氣度來劃分,中國調味品行業大發展的一般有四個階段:
1:1992年之前,調味品作為生活必須消費品,還在政府的價格管制之內,各地均有各自的調味品生產企業,尤其是醬醋廠,基本每個縣城、每個鎮都有1-2個醬油作坊。
2:1992-1998年的調整期,行業大洗牌。1992年全國性的糧價放開,向來以平價原料維持生產的調味品行業受到了很大沖擊,尤其是在1994-96年期間的高通脹背景下,眾多沒有競爭優勢的調味品企業面臨很大生存壓力,部分企業選擇退出,有的企業轉產。
3:1999-2003年的底部盤整期,該期間宏觀經濟通縮,成本壓力減少,行業出現了恢復性增長。在該期間,出現了國退民進潮,部分國有調味品企業或者被MBO,或者變賣給民營或外資企業,調味品行業的機制出現了較大改善。
4:2003年至今,調味品行業得到了蓬勃快速發展。主要是餐飲、食品工業的快速增長,帶動整個調味品產銷量出現了騰飛,尤其是醬油品類的銷量年復合增長達到了17%(2003-2012年),家庭消費的調味品也出現了量價齊升,醬醋(調味品招商)產品從2003年以來持續漲價,即使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年度,也未見到降價。 2003年每包榨菜零售價0.5元左右,到目前基本超過1元;2003年醬油的主銷價格在元/500ml左右,現在基本在5元以上的水平;2003年食醋的價格也在2-3元/500ml,現在的價格達到了4元以上。雖然價格已上漲較多,但消費者還是愿意為更好品質的調味品支付更高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