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外包裝上看,市面上其實存在兩種薯片。一種是桶裝的,另一種是袋裝的。雖然都是薯片,但二者從外觀到口感,都有明顯的區別。
桶裝薯片形狀整齊劃一,呈馬鞍形,仿佛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袋裝薯片形狀就沒那么規則,有大有小,千奇百怪,也比桶裝薯片薄很多。
薯片的原料差異
其實二者從原料到加工工藝都完全不同。如果你仔細看外包裝上的配料表,就會發現,桶裝薯片配料表第一位是:馬鈴薯粉。而大多數袋裝薯片的配料表第一位是:馬鈴薯。
復合型馬鈴薯片
利用馬鈴薯粉壓制成型的薯片,統稱叫做復合型馬鈴薯片。是使用馬鈴薯粉、淀粉、谷粉、食品添加劑等輔料,經過混合、蒸煮、壓制成型,再經過油炸或烘烤做成的,所以看起來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種薯片的特點是形狀整齊劃一,裝盒非常方便,節省了很大的存儲與運輸空間。但由于是淀粉壓制成型的,薯片會更厚。同時由于失去了馬鈴薯原有的細胞結構,薯片內部更緊密,口感也會更硬、不那么酥脆。
切片型馬鈴薯片
而直接用馬鈴薯去皮、切片制成的薯片,可以切得更薄。并且保存了土豆原有的細胞結構,使得薯片結構更加疏松,也更加酥脆。但因為薯片是切的,形狀注定不會整齊劃一,所以只能用袋裝的方法。
如何區分?現在也有廠家會將壓制的復合型馬鈴薯片放在袋中售賣,比如可某克,所以只從外包裝上區分兩種薯片并不準確。最靠譜的方式,還是看配料表的第一位到底是馬鈴薯還是馬鈴薯粉。
營養成分區別
雖然兩種薯片的口感上,區別很大,但是由于原料都是淀粉類的,又都是用油來起酥,所以營養成分上差距不大,都是高鹽高熱量的膨化食品。切片型的脂肪含量略高于復合型薯片,二者脂肪含量基本都在30%以上。